从技术、政策、运作机制多维度探讨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据驱动决策优化的机制及其福利效应。基于技术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代理与人机协同在优化决策流程中的作用;从价值创造视角,研究了数字化决策如何促进政企合作与社会价值共创;在均衡发展视角上,探讨了数字化决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制造业企业为例,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员工平均工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员工平均工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员工工资的提升效应在高数字化行业和高市场集中度行业中更为显著。
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突破式创新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有企业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突破式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经由数字创新和创新生态系统以及突破式创新的概念和文献回顾,将国有企业放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中,分析其在系统中的重要性,并从协同组合式运行逻辑的层面分析国有企业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中如何实现突破式创新,又基于运行逻辑提出了政府引导的双元主体联动型、融资中介机构主导的产学研联动型、三元主体价值共创型和数字用户驱动的异质性主体联动型四条国有企业创新路径。这些理论探究为进一步研究国有企业突破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
近年来制造业企业金融化倾向日趋加深,可能导致严重的“脱实向虚”。以2011—2023年我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究了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以及ESG表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抑制企业“脱实向虚”,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金融科技发展通过提升企业ESG表现来抑制制造业企业“脱实向虚”。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主要通过ESG表现中的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两个维度发挥抑制效应。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国有和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企业中,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脱实向虚”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这一结论为避免企业过度“脱实向虚”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思考方向。
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暴露出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脆弱性和不足之处,企业亟需探索新的生产力工具和技术提升其供应链的韧性和应对能力。平台化转型成为企业提升供应链韧性的可行路径,实现平台化转型成为企业资源整合优化和生态系统竞争优势的维持与塑造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利用演化博弈的分析方法,构建“客户企业-供应商企业”的演化博弈动态模型,刻画了供应链层面客户企业和供应商企业平台化转型的决策过程。结果显示,客户企业平台化转型会通过挤压机制和资源溢出机制推进供应商企业的平台化转型。
世界经济进入全球价值链(GVC)时代,制造业GVC地位成为衡量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本文从数字化政府建设视角出发,研究其对制造业GVC地位攀升的作用机制。基于2003—2020年3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本文构建了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并通过中介效应检验、稳健性检验及异质性分析,系统地揭示了数字化政府建设对制造业GVC地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政府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制造业GVC地位提升。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政府建设通过驱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资本集聚,显著提升了制造业GVC地位。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政府对高收入国家和数字基础设施完善国家的制造业GVC地位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在行业层面,其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大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进一步的门槛效应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和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会增强数字化政府对制造业GVC地位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理解数字化政府建设如何助力制造业GVC地位提升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并为各国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提供了政策依据。
首发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模式,以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凭借数字技术的先发优势,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从数字供应链经济视角来看,首发经济在提升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效率、构建从研发到推广的全链条模式以及促进多主体协同合作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不仅加速了多维产业生态圈的形成,还增强了产业链的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数字供应链技术的深入应用极大地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关键支撑。为了优化首发经济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路径,需加强人才培养、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并优化产业政策。展望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全球化背景下首发经济模式与产业链协同关系的研究,探索构建多维产业生态圈的新路径,同时密切关注数字技术对产业链协同的深远影响,推动经济向绿色、智能、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与中等技术陷阱“三重陷阱”叠加的特定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家的发展与安全方面存在相互促进与相互抑制两种可能。这受地缘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大国来说,更有国家战略的不同考量。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对立统一关系更为具体而复杂,需要在相互转换而不是非此即彼的思维导向下寻求二者的最大交集。推动生态环境安全、能源与资源安全、国防安全、社会经济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的相互转化,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如何缩短安全投入到发展动力的转换时滞、找准发展的突破口,是未来需要重视的问题。
在全球化分工深入的背景下,服务业成为推动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关键。本研究基于2000—2022年62个经济体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指标,深度探讨了对外贸易对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对外贸易可以显著提升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相较于新兴经济体,对发达经济体价值链参与度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其对服务业价值链水平的促进机制包括互联网发展、劳动生产率提升与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分析表明,发展中经济体、发达经济体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均可以提升服务业价值链水平,且对外贸易对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水平的促进作用显著提升了技术创新水平和数字技术水平。要实现我国服务业价值链升级,就需要加速建设自由贸易区与贸易港,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提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并发展互联网经济与数字经济。
<正>治理现代化研究2025年第1期钞小静、王灿《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兼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底层支撑》指出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统一市场,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和应对变局的坚实依托,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公共产品,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有效畅通经济大循环,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底层支撑,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刊名: 上海商学院学报 创刊:2000年9月 主管: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 上海商学院 出版:《上海商学院学报》编辑部 刊期:双月刊 电话: 021-64386593 Email: xbofsbs@163.com CN:31-1957/F ISSN:1673-32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