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对外直接投资:基于新OLI范式视角

    王正新;王晓宇;

    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与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双重背景下,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企业高水平“走出去”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新OLI范式视角,利用2009至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微观层面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拓宽了数字全球化情境下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的思路。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大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倾向,在通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开放资源优势、联结优势和整合优势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资源—机制—风险”的结构性差异下,国有企业以及政企关系较强的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上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决策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对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影响显著性较弱。

    2025年03期 v.26;No.142 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对外直接投资:基于新OLI范式视角

    王正新;王晓宇;

    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与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双重背景下,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企业高水平“走出去”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新OLI范式视角,利用2009至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微观层面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拓宽了数字全球化情境下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的思路。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大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倾向,在通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开放资源优势、联结优势和整合优势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资源—机制—风险”的结构性差异下,国有企业以及政企关系较强的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上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决策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对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影响显著性较弱。

    2025年03期 v.26;No.142 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8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贸易不确定背景下数字人民币的跨境供应链金融新模式——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货币化支撑

    周慧蕙;陆岷峰;

    近年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尤其是特朗普政府近期通过对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等手段发起的关税战,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贸易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了数字人民币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及跨境供应链金融创新的新模式。首先,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跨境供应链金融与数字人民币之间相互赋能的内在逻辑;其次,列举了“一带一路”倡议和跨境供应链金融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再次,阐述了数字人民币的基本功能及其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和跨境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逻辑;最后,提出以数字人民币为抓手,依托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构建跨境供应链金融新模式的四大具体实施路径。本研究可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韧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3期 v.26;No.142 2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下载次数:9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企业经济

  • 国有企业的文化强企战略与路径——基于山东港口集团的案例研究

    沈红波;陈鹏翔;张耕悦;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被提升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我国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应积极践行文化强国战略,把文化建设作为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强企战略与实施路径。山东港口集团在一体化改革中,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度挖掘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强企路径。通过将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发展战略以及企业管理有机融合,山东港口集团强化了“国之大者”的文化担当,提升了“世界一流”的文化境界,践行了“人民至上”的管理文化理念,成功构筑起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文化软实力,为其他国有企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强企战略及其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

    2025年03期 v.26;No.142 4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实体企业金融化、内外部环境与创新投入

    王三兴;李雅;黄楚雲;

    在当今经济形势下,实体企业金融化现象日益凸显,其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以2010—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进一步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视角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有显著的挤出效应,其作用机制为企业金融化通过降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与风险承担水平,进而抑制企业创新投入。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内部高管过度自信均会加重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在国有、大规模、高融资约束企业中更加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为从内外部环境视角理解和治理企业金融化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实践建议。

    2025年03期 v.26;No.142 5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技术经济

  • 中国技术要素市场化的测度、时空规律和区域差异

    陶晶;袁礼;

    基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内涵,从技术要素的产权制度、交易规模、市场化定价、中介服务以及技术与资本要素融合五个维度构建了技术要素市场化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中国技术要素市场化水平进行了测度,最后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深入剖析了技术要素市场化区域差距的成因。研究发现:第一,中国技术要素市场化水平稳步提升,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其中产权制度的完善与市场化定价机制的优化是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的重要驱动力,而技术与资本要素的深度融合则是加速市场化进程的关键因素;第二,区域间技术要素市场化水平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凭借其先发优势显著领先,而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则相对滞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第三,区域内技术要素市场化差异呈逐步缩小趋势,但整体差异依然显著,具体表现为东部和西部地区内部差异较大,且东部与西部的区域间差异尤为显著;第四,区域间差异是技术要素市场化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这表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全国技术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的主要障碍。

    2025年03期 v.26;No.142 6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中国技术要素市场化的测度、时空规律和区域差异

    陶晶;袁礼;

    基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内涵,从技术要素的产权制度、交易规模、市场化定价、中介服务以及技术与资本要素融合五个维度构建了技术要素市场化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中国技术要素市场化水平进行了测度,最后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深入剖析了技术要素市场化区域差距的成因。研究发现:第一,中国技术要素市场化水平稳步提升,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其中产权制度的完善与市场化定价机制的优化是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的重要驱动力,而技术与资本要素的深度融合则是加速市场化进程的关键因素;第二,区域间技术要素市场化水平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凭借其先发优势显著领先,而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则相对滞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第三,区域内技术要素市场化差异呈逐步缩小趋势,但整体差异依然显著,具体表现为东部和西部地区内部差异较大,且东部与西部的区域间差异尤为显著;第四,区域间差异是技术要素市场化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这表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全国技术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的主要障碍。

    2025年03期 v.26;No.142 6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城市创新要素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区域差异及收敛性

    陈秋玲;刘伟;

    分析城市创新要素耦合协调度对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246个城市为样本,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收敛模型,研究了2009—2021年全国及四大区域城市创新要素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区域差异情况及收敛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全国及四大区域的城市创新要素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第二,全国及四大区域的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均呈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导致区域空间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全国及四大区域中创新要素耦合协调度较低的城市占比较大,不均衡性特征显著,且绝对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第三,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城市创新要素耦合协调度存在σ收敛,全国及四大区域均存在β收敛,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效应与收敛周期,且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政府支持、教育投入等因素对城市创新要素耦合协调度变化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本研究可为促进全国及四大区域创新发展协调推进、精准施策以优化创新要素布局,以及推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03期 v.26;No.142 87-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0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国外学者专论

  • 特朗普动用紧急权力征收关税是一种权力滥用

    詹妮弗·希尔曼;胡加祥;石莹;

    本文针对2025年2月特朗普总统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EEPA)对加拿大、墨西哥以及中国加征关税的合法性问题展开分析。通过援引“重大问题原则”,结合宪法分权框架与IEEPA立法沿革,本文指出,美国国会未明确授权总统通过IEEPA实施全面关税措施,特朗普总统临时加征关税与其宣称的“公共卫生危机”国家紧急状态之间缺乏合理关联,构成紧急权力滥用。特朗普总统的此类关税政策可能引发国际贸易体系动荡,损害美国经济与法治根基。

    2025年03期 v.26;No.142 108-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论点摘编

    <正>统计与决策2025年第2期李莹、程广斌、吴家庆《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理论路径与中国经验》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长期任务,以数字经济为依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的重要机遇和战略选择。文章探讨了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并以2012—2022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实际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效果显著,既能加速社会财富积累,又能推进共享发展,该结论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并且,数字经济对富裕指数的赋能作用更强。

    2025年03期 v.26;No.142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

刊名: 上海商学院学报
创刊:2000年9月
主管: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 上海商学院
出版:《上海商学院学报》编辑部
刊期:双月刊
电话: 021-64386593
Email: xbofsbs@163.com
CN:31-1957/F
ISSN:1673-324X

访问量:25011